支教总结
博文介绍
写作时间是2019年9月上旬,那年暑假我参加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去清远西溪中心学校的暑期支教活动,为期两周。现在看来许多观点未免幼稚,但是同样作为心路历程的记录,我不做修改。其实当时没有写完,现在再去写已经失特定的心境,索性这篇文章就这样了。
我来人间一趟,要看看生命的不同模样
我认为阴翳之所以让人感到华丽,还因为有逆光的存在。
如果未来是光明的,人们就会不顾一切地拼命向前奔跑。
“你们认为国家为什么要普及义务教育?”
这是我在第一节课花了十分钟让二班的同学们挨个儿起来回答的问题。
大部分的学生是很“官方”的说法,“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栋梁”,“我们未来要为社会做奉献,接受教育可以让我们做好准备”……
有一个学生用很不在乎的语气说:“这就是国家的一个政策而已。”
为什么会去问这样一个问题源于长期以来的困惑:这里的学生有没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更困扰我的是,要不要给那些已经表现出不喜欢学校且不擅长考试的学生强调学习考试这一条路的重要性。
有一天三班班主任*茵还有副班讨论的时候我恰好在办公室,从中得知这里的学生的升学情况总体来说是不容乐观的,学习对于他们绝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是主流的出路,有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极个别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够从学习中得到正向的反馈,印象深刻的当然是三班的**莉同学,她能很快地吸收我讲的内容,并且第一节课在我当时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带了课堂的节奏。
这也是我支教的时候,反观我的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的表现,而发现的一个问题。我在那个时候也是会和老师很好地互动的学生,“懂了懂了讲下一条吧”。
必须承认的是,对于这种学生老师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率的,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小学校的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但是在所谓的“普通班”,这样的同学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容易让普通的学生“厌恶”,因为普通的学生可能还没有能理解某一个内容,就已经跳到下一题去了。
所以我找**莉同学私聊过,并且她在日记里有所反映这让她“意识到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的事情”。
回到之前的话题,这类同学至少在初中阶段是有较为强烈的学习的动力的,(尽管能持续多久是个超出了我们需要关心的范围的问题),他们会不顾一切地向着光亮的地方奔跑,这在我们看来就是很正统的一条“科考”的道路。
很多人提到“贫穷”“落后”的色调,就会产生灰蒙蒙的感觉,但是这样的色调也有它自身的秩序和美感。这样的美感来源之一就是一缕缕这样渺小的微光。如果这是我们较长一段时间之内不能改变的社会现实,那我也不允许我自己用一种很阴郁的笔调去书写它。
很厌恶一种仿佛很在理的公众号,一手制造焦虑,一手“貌似”解决焦虑,然后在中间赚差价,俗称贩卖焦虑。暑假在看加缪的《第一个人》的时候,真实感觉到了一本希望引起人们重视社会问题的书应有的模样。不会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去悲天悯人,不会用一种煽动焦虑的口吻去卖惨,只有很贴近那个世界真实面貌的平实的描述,让那幅画卷缓慢展开,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情而非烦躁与反感。
我清楚地记得在某一个学生的日记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述,是回复我前一天的评语“路上有很多没有栓绳子的狗,走在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她回复:“谢谢老师的关心,但是对于牵狗绳这方面我有不同的见解。我自己是很喜欢小动物的,曾经也会和邻居家的小白狗玩。对比城市的井井有条,我更喜欢这里的悠然。去年暑假,我去了父母工作的地方。放眼可见的是高楼大厦,即使回到住所,与邻居一言不语,忙于工作、忙于事务。你们觉得呢?”
必须承认的是,我虽然以前也看过这些话题的讨论和文章,但是我已经很久没有思考过这一方面的问题了,仿佛城市这种“都市的冷漠”才是正常状态,愣了很久之后,我也不知道我写了什么作为回复,或者是什么都没有写。不去打扰别人被认为是一种礼貌,每个人似乎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网络的狂欢大部分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用一句我觉得很有道理的话结束这个话题——习惯了就好。
在没有风的傍晚,空气中烟尘弥漫,是焚烧秸秆、农家炊烟随处可见的老大爷抽的土烟混杂的产物。小时候写作文,炊烟和老宅总是能很套路地勾勒出一幅静谧悠闲的田园之美,晚饭时分,在夕阳的余晖之下,祖辈们在儿孙的陪伴之下享天伦之乐。
暑假的时候刚回家,在回外婆家的路上我半开玩笑地和我妈妈说:“老一辈的人们仿佛认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这么过下去。大半辈子积累的生活经验还可以照用不误。”(我的意思是他们这一辈人,可能来不及目睹社会的巨大变革蔓延到他们身边,就安然离世了。)
老家的农村连我父母这一辈人都已经非常罕见了,更不用说和我平辈的年轻人或者更小的小孩子们。在我很小的时候,每个暑假会去外婆家呆上几天。有一幕在记忆中存放了十几年都未曾褪色,一间砖瓦的农舍的门和窗,被一个略显沧桑的中年人用红砖和水泥一点点地砌上了,完全封闭起来。懵懂的我问外婆为什么要这么做,外婆回答说住那间农舍的老一辈的夫妻先后去世了,他们的儿子已经去了县城生活,老屋没有精力去拆掉,但是空置又会有其他的麻烦,就这样封闭起来,也算是一个对过去生活的地方的一个交代。再过了几年我回老家,那间农舍在我没有注意到的某个时间段之内,已经被推倒,还原成土地,租给承包户搞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了。
在支教的地方,令我感到一时之间难以消化的巨大的冲击感,就是这里成堆成堆的小孩子还有青少年。
社会变革在很多方面已经来到了他们身边,但是并没有带来很内核的改变。先进的技术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很实际的帮助。他们大部分人有手机,但是并不会利用手机去寻找学习资料,也不会用手机去获取一些能够帮助到他们的信息。他们在手机上的时间,被几款游戏还有几个主流的娱乐方面的APP给垄断。这样的技术进步,究竟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是更多的娱乐吗?我认为也未必。就算没有手机,他们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无与伦比的乐趣,度过开心快乐的童年时光。
当然我不是全然否定手机对他们生活的正面作用,一部分同学通过视频教程能学到非常棒的舞蹈,培养了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也确实归功于手机的到来。
对“自然成形”,不应该去悲感于“为什么不被理解”,而应该形成“已经自然理解”的共识。
我是这几天才看到这句话的,支教结束已经一周多了。开学之后零碎细屑的时间里偶尔回忆起支教时候的点点滴滴,置身事外倒是有了隔岸的观照之感,当时的一些执念也渐渐褪去。
被问到为什么想要支教,最初我比较悲观的回答是“看世间几多荒谬”。我们的想法,其实很多时候不能被理解,方法不能被应用。每个人输出的,最后都是自己的世界观。虽然我也很讨厌“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但是在行事的时候,不自觉地会期待事情按照我预想的情形去发展。
我以前不喜欢和人交流,因为我发现与人交流得越是深,人与人之间不能被理解地方就越多,隐约之中就会产生越来越大的隔阂。但是最近看到的这句话,有些想法上的转变,沟通的目的,不在于发现不能理解的地方,而是在于基于一些共识,去传递一些信息。人和人之间的三观的差异一定是存在的,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放弃交流。现在反思,可能不想去和不同的人交流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的体现吧,要克服这种懒惰真的好难。
在家访的时候,这种懒惰的后果就显现出来了,在*慧同学的父亲说的情况和我预想的不太一样的时候,我就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搞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不能很好地找到适合的话去说。
后来我在临别的时候给*慧写了一些东西,里面有一句是这样的,“能够在生命的每一阶段从身边的人身上获得幸福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能力。如果可以的话,不要轻易放弃人和人之间的某种关联,不要让某一很重要的角色缺失在自己的生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