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读书碎语
“我知道我们在捍卫着一种美以及它的创造者,尽管带着某种不公平,带着某种轻蔑和嘲笑。我们做得对,我们有义务成为另一些人。”——博尔赫斯
2024/8/22 阅读偏好会随着个人境遇和认知(意识形态)改变。对作家的喜恶也是如此。
2019/12/6 没有统计读了什么读了多少的习惯,不算是年末总结。
2019,渐渐地看书也有自己的口味了。(其实不知这样是好是坏,毕竟也要多看看让自己不太舒服的书才行)
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不算喜欢,和她的《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关于爱情》(讲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受难者的)一样,除了让我在阅读的时候内心惶惶然戚戚然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思想。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加缪的《第一个人》(虽然描述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是有很多相似之处,譬如贫穷,譬如信仰缺失等),因为加缪是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者出现在小说中的,而不是一个采访者。加缪很平静,不焦虑,用很优美的语言去揭开那个世界的一角,想要唤起的是读者的同理心(empathy)而不是同情心(sympathy),我很中意这种笔法和语调,背后不言自明的是作家的心性。
木心的无数若干的散文集《素履之往》《鱼丽之宴》《琼美卡随想录》《哥伦比亚的倒影》,还有一本短篇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里面有掺杂着诗歌我都没看,同学说最妙的是诗,但我暂时没想法。木心是悲观主义论调,“悲剧精神”实行者,毒舌,妙极。但是不能放纵我自己陷入木心的论调太深,做不到只是折磨自己,何必。
茨威格《一个女人生命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篇短中篇小说。细节十分丰富,(心理、动作尤其),至于思想,没深究。(唔…没有一眼看穿的能力,没有深究的动力)
博尔赫斯小说集《沙之书》,不仅是沙之书,还有一两篇很妙的,《另一个人》真的很棒,讲梦中遇见了年轻时候的他……这本小集子真的很可,就算是第一眼不太喜欢的《代表大会》里面也有些许回味犹深的句子,博尔赫斯很值得,真的值得。(我一定要入他的全集)
文学评论《文稿拾零》,最大的感触是,里面大多数提及的和博尔赫斯同时代的作品早就淹没在时间长河之中了。但有不少见解很戳心,譬如“我知道我们在捍卫着一种美以及它的创造者,尽管带着某种不公平,带着某种轻蔑和嘲笑。我们做得对,我们有义务成为另一些人”。
与看这本有深切同感的是卡尔维诺的《美国讲稿》(又称《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录》),还没看完,但是里面提及的不少同时代的书籍作品早已消逝。
暑假看了卡尔维诺的《分成两半的子爵》,人被劈成了正义的一半和邪恶的一半,没有能引起过多的共鸣或者想法。我觉得作者带有一丝“过犹不及”的笔调(当然可能这不是他想表达的)。名侦探柯南的作者说创作时致敬鲁邦三世,把里面的峰不二子的邪恶的一面给了贝尔摩德,正义的一面给了工藤有希子。(突然想到)
(目前最喜欢的卡尔维诺的小说还是《看不见的城市》)
萨特的《萨特小说选》,《厌恶》(又称《恶心》)《墙》《卧室》《厄罗斯忒拉特》《一个企业主的童年》。《厌恶》记忆犹深,还模仿语调写了一篇读后感《欢喜》。但是整体感觉不及加缪的小说。
明年打算看一下萨特的戏剧。
《岛上书店》“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其实是一本不算好的治愈畅销书,但是这句话,嗯……